《周易》古经译本之第二稿——帛书《易经》
为《周易》古经作注释的想法,萌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尚在所谓“文革”时期,环境恶劣,资料缺乏,研究《周易》是绝对禁止的。搜集资料只能在地下状态中进行,所以直至1973年才动笔,中间写写停停,到1976年冬总算是完成了初稿,这就是古经译本之第一稿。作为一件毛胚式的东西,连我自己也不满意易经白话文全解,就这样放了起来。到山东大学之后,因开设《周易》选修课之需,遂将旧稿翻出,修改增补,先油印出《乾》至《否》共十二卦的古经注释本,作为教学讲义试用,然后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6月完成了其余各卦注译的补充与修改,此为第二稿。就在准备订正抄清之际,1984年《文物》第三期发表了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经文,并附有张政烺先生《帛书〈六十四卦〉跋》和于豪亮先生《帛书〈周易〉》两篇专论帛书《易》的文章。作为迄今人们所见到的最古《易》本——帛本的问世,在学术界确实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它使人们震惊:帛本不仅有着与今本很不相同的六十四卦卦序,且其卦名、卦辞、爻辞与今本亦颇多不同之处。而对这样一部西汉初年的古本,是视而不见,将原稿抄清交付出版,还是重新补入帛本所提供的一些重要内容?答案自然是后者。于是,放下原稿,开始了对帛书《易经》的认真学习与探索。当时尚无任何今人注本可供参考借鉴,故而难度较大。不久,中间插入了一项为虞翻《周易注》作校释的工作,这工作费时近两年才完成。所以直至1987年底,才完成参考帛书《周易》作出的又一次修改与补充,此为第三稿。随后,在林忠军教授的全力合作下,完成了最后一稿的修订与补充。某些部分,忠军教授又重新作了补写,经忠军教授完成的,是谓完整的第四稿。��
所以,拙稿是在尽量吸收与参考马王堆帛书《周易》内容的基础上写成,而不是仅仅摘采前人对今本《周易》的现成注解。
拙稿《周易》古经白话解写出之后,我们总感到很不满意,特别是译文部分,基本上没有概括出《周易》古经卦爻辞蕴含的深意与韵味。深感有负于读者的冀盼。于是想借《周易》传文白话解的完成来弥补一下。当时先做《文言》的《乾》卦易经白话文全解,试了几次,发现难度又很大。不但《文言》如此,《彖》、《象》、《系辞》皆然,其中有些文字所含的意义,虽反复思之,却总感无可名状,难以言喻,只可凭读者本人去意会,难以由笔者来言传,似乎妙就妙在不言之中!所以,对于《易传》来说,如同《周易》古经一样,还是“书不尽言《周易》古经译本之第二稿——帛书《易经》,言不尽意”。
《易传》的注译完成后,虽又经两次修改,然因笔者能力所限,仍是一部“言不尽意”之作,切盼广大读者谅解,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指正意见,以便再版之际订正,此为我们首先要说明的第一点。
第二,《易传》对六十四卦的解释,有个别部分与《周易》古经原义不符,因为此书乃为《易传》作注释,故仍依《易传》文义释之。一些前人有争议、且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说卦》“参天两地而依数”,《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等等,我们都试着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亦将先儒的一些主要观点详列于上,以便读者自己辨析。至于《易传》十篇的成文先后,近代人虽已定为非孔子所作,亦有人大体上作了简单的考辨,但尚无一个较为完整详细的排列顺序。既非孔子所作,那么,后学在进行整理时,《易传》十篇就必然有个完成先后问题。由于时间距今较久,而汉至宋以前,众口一词定为孔子所作,从先秦典籍中又很难找出结实的佐证,以确定每篇的先后,故我们只好从《易传》各篇的行文用语中,考证其先后,以质高明。但注译时仍按前人传统的先后顺序排列,未敢以个人管见,更动先儒之次序。
第三,在《周易古经白话解》中,笔者曾据《颐》卦之“观颐,自求口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虎视眈眈,其欲(帛本作‘容’)逐逐”及“由颐,厉吉。利涉大川”等辞,考定这些卦爻辞乃是中国最早相面记录,而在《易传》中,这方面的内容有进一步的补证。如以卦象对人的貌相进行总结:《说卦》释《巽》卦:“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释《离》卦:“其于人也为大腹。”而《系辞》更通过言辞以判断归纳各种类型的人:“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易经白话文全解,其辞屈。”
由此而观之,《周易》经传中,可能确有中国古代相面术的记载,这一看法没有写入注文及总论中,补于此,但愿能引起学者的注意。
最后,需要再次说明的是:由于拙稿是针对初学者难于读通经传原文而发的,故译文尽量本着“信”、“达”、“雅”的原则,力争准确信实地用现代汉语译出《周易》经传原义,尽量体现原著风格与学术韵味。为此,有的经文凡是读者能看懂的《周易》古经译本之第二稿——帛书《易经》,笔者就尽量不译或少译。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作为最古的一部典籍来说,深入考证探索《周易》经传原义,当然是一件不易的事,但若将这些深奥经文化为浅出的现代汉语,那就往往更难!鉴于这种体会,那时我曾写过这样一幅联语:
经辞难于以言传
神韵自知当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