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与古风雅谭”活动在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
记者 张向阳
11月4日,由济南大学中国文化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稼轩书院协办的“修齐治平与古风雅谭”活动,在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济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山东工艺美院等科研院校学者,以及稼轩书院、山东省散文协会、北派琵琶传承研习社、山东如云阁古琴修习中心等单位文化传承人参加。本次活动由济南大学张守凤教授主持,以“古籍经典与修身之道”“古风雅乐与修身之道”“生活实践与修身之道”为论题分三组进行交流讨论。
广告冰雪打金服,上线就送冰雪神宠雷地豫卦感情,刀刀麻痹,轻松霸服!
×
古籍经典与修身之道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认为,《大学》中有三纲八目,分别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三纲八目的枢纽。在文化复兴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儒家修齐治平的古今之变,要重新反思《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逻辑是否还能成立“修齐治平与古风雅谭”活动在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同时还需要对此进行重新诠释,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李尚信教授认为雷地豫卦感情,《礼记·乐记》所言“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大乐必易,大礼必简”,这表明了古人最好的修身方式是雅乐。《周易》所讲“雷地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从豫卦谈乐,可以推测出儒家最重要的乐器是鼓。鼓声震天,古人以鼓乐连通天地,以顺应天地之道作为君子的修身法则。
齐鲁师范学院曾凡朝教授认为,南宋理学家杨简主张“人心本善”“人心本正”“人心自明”“人心自灵”,只要保持心的本然状态就可以修养自身,然而人心经常会被欲望、恶念、固执、私心等发端所蒙蔽“修齐治平与古风雅谭”活动在济南高新区成功举办,所以需要进行解蔽、除蔽。解蔽、除蔽要做到“四毋”,就是《论语》中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立住心神的前提下,要不断觉悟。心之精神是谓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翟奎凤教授认为,天地和礼乐有对应关系,《礼记·乐记》就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等。音乐可以调理心神,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入神”。在这种情况下,天地人神是相通的,古人将自身所处环境与精神世界关联,通过音乐达到“天地人神”合一,通达绝对精神,因此艺术和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是殊途同归的。
古风雅乐与修身之道
济南大学赵薇教授结合《黄帝内经》谈到“百病生于气,止于音。”琴弹出来就是“乐”。古人可以通过“乐”来疗疾,五音疗疾,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古琴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都是对应的。古人这种通过琴、棋、书、画,这些艺术形式来陶冶自身的性情,这也是孔子提倡“游于艺”的根本作用。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等艺术不是拿来展示、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提升自身的整体修养,调节身心用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琴、棋、书、画来修身养性。艺术的表现形式比起抽象的理论更加的直观、深入人心,让人更容易接受。赵薇教授即兴抚琴《良宵引》,这首曲子描写月夜清风,良宵雅兴,清风入弦,绝去尘嚣。该乐曲结构精致,旋律婉转雷地豫卦感情,曲风恬静,并有疏肝健脾、补肾安神之效果。
山东工艺美院韩源泉教授认为,诸城派的《平沙落雁》描写了秋高气爽,风静沙平,水天一色,雁群嬉戏的美好的秋日景色,同时,也有从鸿雁“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多艰,人不如雁性的感慨。同时指出,修齐治平是人生不断扩大的层次,而大多数人在修身和齐家的层面。《孟子》之“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其中的“几希”指的就是精神生活,而雅乐文化正是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济南大学阎虹教授认为,时值深秋,弹奏《鸿雁》可以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情。鸿雁是一种品行高洁的鸟儿,古人经常以鸿雁作为聘礼,以示忠诚信义,古琴的雁足也是取的信义之品,鸿雁传书传递人们的思念之情。悠扬的琴声,唤醒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感悟,告诉自己要珍爱当下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传递一种豪迈之情,就像琴词中“酒喝干再斟满,不醉不还”,体现出传统文化中以茶当酒、以酒当歌的文人生活方式。
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王志华教授认为,《黄莺吟》曲小韵足,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暖春三月,云烟飘渺,桃花深处,金衣锦簇的黄莺成双成对,相随相偕,欢舞吟唱,好不自在。此曲一句“又随烟外游蜂去,恣狂歌舞”,则展现了鸟雀蜂蝶在无边的景致中恣意狂放的歌舞,趣意盎然,自在天真。诗以言志,词以达情。一把古琴,在方寸之间见天地,在一勾一挑,一呼一吸间的观自在,人琴相和,与自己沟通,与世界和解。
山东社会科学院李文娟研究员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乐,无以和”,学习诗,可以让我们用儒雅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感情;学习乐,可以让我们用自然的声音与心境、情境、环境进行应和。《阳关三叠》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以乐言诗,以诗言志。这首琴词选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运用一种渐入佳境的方法,把送别朋友时的哀伤、惆怅、担忧、不舍等情绪一层一层地展现出来,使人沉浸其中,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一种至真的艺术境界。
北派琵琶嫡传传承人李琳认为,年轻一代越早的接触传统艺术,自己的生命、国家的艺术会更加美好。新媒体时代要学到真正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学乐器更是学审美。
济南大学解冬冬认为,琴曲《仙翁操》虽然指法简单,意蕴却非常幽远。它描写的是一位得道仙人仙风道骨的精神风貌,弹奏此曲,眼前便能浮现出《庄子·知北游》中“神农隐机,阖户昼瞑”的宏大气象,人与自然合而为一,体现出古代音乐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特征。
广告传奇年末大版本,耗时一年,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完美玩法!
×
生活实践与修身之道
稼轩书院马涛院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新媒体人怎么样能够把文化厚度转化成文化活力?文化有没有更好的传递方式?”这个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讨论。
济南市政协委员、作协副主席王展自称是一个“民间文化摆渡人”,一直在从事书画、传统文学、诗词、同人刊物等内容的工作和研究,在济南生活二十多年里,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并爱上了诗词,能够在喧嚣的城市里听到古琴雅乐,是一件非常难得和幸福的事情,好像进入了另一个宁静的时空。
济南大学徐伟教授认为,万事万物是相通的,古琴雅乐是“神”“形”“意”的合一,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诚敬,寻求一个安静的环境,守护心中的一片净土,最终就能达到超凡入圣、心神安定、知行合一的境界。
本次活动中,各位参会者从多个角度就修齐治平之道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彼此感悟和启发,不仅开拓视野,也有利于深入挖掘传统艺术在现代化社会的实际作用,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下基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