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二字,却是另有深意,华夏文明之瑰宝
《周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哲学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历来就有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之说。
在这里,就正式的带大家一起领略这华夏文明之瑰宝。
在读之前,还是要先了解,《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它对于后世 经济 文化 医学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华夏文明中的建筑 医学 音乐 绘画 日常生活中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华文化之根------《周易》
《周易》的由来,相传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城”的时候推演而来。然而“周易”二字杂卦传谁写的,却是另有深意。东汉时期的郑玄所著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就是“无所不备,周而复始。”在《系辞传》中也写到,“生生之谓易”。其意思就是说,”生生不息,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而易即为”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长的道是不变的。
可见,《周易》二字,就是想要将蕴含在世间万物中亘古不变的”道“讲给人们听。
《周易》
古代将《周易》的研究,称之为“易学”。上下五千年,《易经》代代相传。许多学者穷极一生,取证训诂,留下三千多部著作。自汉代以来,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互相吸收,也互相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 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出现过 yin阳变易说。汉代有 象数之学{卦气说 五行说 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之为玄学等流派说法。无论孔孟之道 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也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因此,《周易》也应同其他的“诸子百家 经史子集”区分开,因为它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和科学典籍。
《周易》
而现今存于世的《周易》主要是包括了“经”和“传”这两大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重合而成。“八卦”则是由“yin”“阳”二爻三叠而成。《周易》中的“yin”“阳”,分别成中断与相连的长条形。即“- -”与“---”。古人用yin阳的范畴来表现 寒暑 日月 男女 昼夜 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一yin一阳谓之道也”。
“传”实际上是阐释了《周易》经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阐释经之大义,如经之羽翼,故称之为“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周易》,是具有华夏特色的学问杂卦传谁写的,是国学传统文化之首。
它的特色就在于:“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
它的关键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转变。”
它的核心就在于:“简易变易不易的大道之源。”
变易 简易 不易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周易》。
学习《周易》来培养我们哲学思辨的能力。《周易》本质上是一门哲学理论,《周易》的内在核心就是“变易 不易 简易”。意思就是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此为“变易”。
规律是不变的,变化却是有规律的。此为“不易”。
掌握规律变化,把一切事物简单化。此为“简易”。
学习《周易》来培养传统文化的素养。《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源,被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传统文化之源都扎根于《周易》。掌握《周易》理论,用智慧感悟人生。
学习《周易》来培养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善《易》者不卜,真正懂《易》之人,已洞悉人生,其生无惑,故不必占卜以求决断。得失是人生的常态,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一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无咎”。“无咎”才是人生的zui高境界。
《周易》本身就是简易的zui高典范,它把万事万物抽象为至简的yin阳,用yin阳推演万事万物之道而无所遗,所谓“一yin一阳之谓道”也。《周易》之道,一yin一阳而已。
感谢能看完我文章的朋友《周易》二字,却是另有深意,华夏文明之瑰宝,
感谢能来到我身边的朋友,
感谢能阅读我文字的朋友《周易》二字,却是另有深意,华夏文明之瑰宝,
感谢予我意见,批评斧正的朋友,
感谢那些用心听我讲解杂卦传谁写的,催我思考的朋友。
在你们的滋润下,我的路,走得越来越平静祥和,谢谢!
下面,就跟随我一起,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阅读解析这本《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