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卦象是离下艮上,也就是“阴平阳秘”
之前一篇文章用桂枝汤结合泰卦讲了“阴平阳秘”垦坎卦,今天我们再用小柴胡汤结合贲卦来讲讲“文质彬彬”。
山火贲与六经八纲说
贲卦的卦象是离下艮上,也就是“山下有火,贲”:从这个卦象图,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刚柔交错的局面。根据《彖传》的意思,这个卦是从泰卦变过来的,也就是说,贲卦的刚柔交错局面是在泰卦天地气交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间结果,就好象少阳病是在伤寒六经传变过程中,因为太阳证未及时解除,热郁表里之间形成的一个中间结果。
具体而言,《彖传》“柔来而文刚”,是说泰卦的坤之六二跑下来居于下卦乾的中间垦坎卦,这样就使下卦形成了离的局面;又说“分刚上而文柔”,是说乾的九二既然被上面下来的阴爻占据了位置,它就跑到上面去,但是没有占据上卦的中间,而是居于上位,成为上九,这样就使上卦形成了艮。离是火,艮是止,离下艮上就好象热郁少阳,发汗发不出,清下下不来。
造成这个胶着局面的主要原因要归之于下体乾卦的阳气上升过程中,乾的九二跑到上面去,上冲发越得太过,冲过了中位,跑到了最上面,形成了艮止,就把离火郁在中间,出出不去,下下不来,使得阴阳二气的升降从交泰局面变成了郁结状态。这就好象少阳枢机不利,胆火过亢,热郁表里之间,寒热往来,胁肋苦满。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的话,《伤寒论》的治法是禁汗、禁吐、禁下,只能和解,所以是用小柴胡汤主之。
用《周易》的话说,就是只能用文明而有节制的方法,通过信访和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刚性的刑罚。可以设想,如果少阳胆火没有过亢,持守中道的话,那么泰卦下体的九二在向上升发过程中就不会跑到最上面去了,而是处在上体坤卦的中央。如果是那样的话,上面就会形成一个坎卦的局面。这样一来,加上下面的离卦,就是一个水火既济的局面,那就善莫大焉了。所以,贲卦局面的形成主要在于一阳升发太过形成艮止的问题,犹如少阳证的形成主要在于少阳相火过亢而形成枢机不利的问题。
所以,总结说来,《周易》贲卦与伤寒少阳病的互证大体有这么几条:“刚柔交错”:寒热往来也,非表非里也,寒热并用也。“文明以止”:禁汗、禁吐、禁下也。“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和解少阳、调和肝脾也。“柔来而文刚”:芍药当六二也(指四逆散的芍药),阳中之阴也。“分刚上而文柔”:柴胡当上九也,阴中之阳也。肝体阴而用阳桂枝汤的卦象是离下艮上,也就是“阴平阳秘” ,贲六二上九之义也。
饰极反素,文疲复质
那么,这与“文质彬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贲卦的卦德大义了。《序卦传》说“贲者饰也”,也就是文蔽装饰的意思。责卦用事的时候,正是文明礼乐达到繁盛的极点,并开始由盛极而转向衰落的时候,就好象《伤寒论》的三阳病传变到少阳的时候,就开始向三阴病传变了。所以,贲卦的最后一个爻就是“上九白贲”,饰极反素,文疲复质,所以,“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贲卦的极度繁荣后面紧跟着就是层层剥尽繁华的剥卦(坤下艮上,山剥为平地之象)。
那么,贲卦的文明鼎盛又是怎么来的呢?它又是从上一个周期的盛极而衰、质而渐文逐渐发展而来的。前面说到《彖传》认为责卦局面的形成是泰卦地天气交的一个结果。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呢?
《序卦传》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解释: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享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文质彬彬垦坎卦,然后君子
这就是说,从上一个周期的末尾否卦开始,历经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历史又开始聚气,闹革命,建国,搞建设,文治武功,礼乐刑政,文明教化,逐渐达到盛极而衰的转戾点,也就是贲卦。贲之后就是剥,这个发展周期也就结束了。不过,“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从复卦开始,又逐渐从质朴开始走向文明繁华,直到最后,再一次经历盛极而衰、文极返质的过程,开启新一轮的文质相复。这种文质相复的历史观点,就是从《易经》的思想来的。
孔子所谓“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就含有这方面的意思。在《礼运》里面,孔子感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上古圣王之治,就是有感于春秋时代周文的过度繁华,特别需要上古的质朴来矫偏;另一方面,他又说“齐一变而至于鲁,鲁一变而至于道”(《雍也》)桂枝汤的卦象是离下艮上,也就是“阴平阳秘” ,则又是希望当时的春秋霸主能脱尽蛮夷的质野,回到周文的大道。
总之,犹如《内经》里主张“阴平阳秘”的黄帝和岐伯,孔子既不主张片面的质,也不赞赏片面的文。只有“文质彬彬”,朴实而不简陋,文明而不虚矫,礼乐出于自然,畎亩通于庙堂,才是君子之国,华夏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