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的人文智慧(图)记载(组图)
试论 《周易古经》 中的人文智慧王 思 义(沈阳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 0 34 )[ 摘要]《周易古经》 是在古筮法形式下透射出的一种生存意义上的人文智慧。这种人文智慧具体展现为生存智慧的“忧患意识” 、道德智慧的“主体内求” 和政治智慧的“道德外化” ,构筑出《周易古经》 人文智慧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周易古经》 ;人文智慧;忧患意识;主体内求;道德外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王思义 (19 4 9 - ) ,男,河北山海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 0+$314,5)"61&’ )61+%6+ 78141"%920 0 5年第 5期第 29卷(总第 131期)/5,20 05Vo l .29G e n e r a l ,/131《周易古经》 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古代中国智慧,也使它比其他任何古代文献都更加能够接纳各种各样的现代联想。
因此,当代人们对《周易古经》 的研究,不仅凝聚着对历史文化的深省,而且还蕴涵着对现代问题的关注。《周易古经》 中所记载的基本是殷、 周之际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包括建国、征伐、邦国交往、社会革新、爱民勤政、 农牧生产、 商业旅行、 争讼刑狱、 救灾防患、 疾病婚嫁、文明美化、德性修养等等。 已有相当的材料说明,《周易古经》 成书于成王、周公时代,而始倡及参与此书的作者,正是周初的文王、 武王、 周公以及“文王四友” 中的一些人,他们都是那个历史时代最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既有成功的革命实践,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有追求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文明有序的宏大理想,处处体现了《周易古经》 作者的崇高美德、博大情怀、与民同舟共济的忧患意识和德业日新的进取精神。 这正是《周易古经》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堪称国学人文智慧之源。当代“所谓人文精神包含着对人的生存价值、 人性的提升、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等终极关怀的关注”[ 1 ]。 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 它的基本思想是:承认人的自然本性,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独立,提倡人的平等, 维护人的尊严, 保障人的权利。
人文主义一直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 后来,随着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人文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方人引以自 豪的人文主义传统。 中国与西方有着迥然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因而没有出现过西方近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但是,中国历史文化悠久, 早期文化博大精深,《周易古经》中就已经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智慧,尽管这种人文智慧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有着时代的本质区别,但仍不失为一种闪烁着人道主义光芒的、对人类认识发展有巨大意义的思想。“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 ”[ 2 ]就是说,《周易古经》 的人文智慧就包裹在占卜的古筮法之中。这种人文智慧凸显于: 生存智慧的“忧患意识” 、道德智慧的“主体内求” 、政治智慧的“道德外化” 。一、生存智慧的“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 是说人对自己的生存处境和现状,时刻抱有警惕之心。 即使处于平安无事、事业发达兴盛之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即使处于困境和逆境,也不要气馁,要坚持自 己积极向上的生存原则和信念, 通过反省, 争取改变现状,迎接光明的来临。
忧患意识也是对恐惧感和危机感的理性沉思。 忧患意识的本质是创造鲜活的生命。《周易古经》 这部典籍由六十四卦象和解说卦爻象的卦辞和爻辞组成。 卦辞和爻辞保存了先民的求生智慧和生活经验,含有自 我反省的忧患意识, 以此引导人们化险为夷、趋吉避凶。 《周易古经》 即六十四卦,按照每一卦六爻的顺序看,一般说“三爻多凶” 、“四爻多惧” ,而且初爻处・ 7 9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 0 5年第 5期 ( 总第 131期 )卑下始生之地周易古经今注,上爻处亢盛强极之位,浸满了忧患意识。 再有六十四卦中关于吉凶的断语即占辞或筮辞, 除 “吉” 、“凶” 、“利” 、“不利” 外,还有“有悔” 、“无悔”“悔亡” 、“咎” 、“无咎” 、“吝” 等。 这些断语都表示通过悔悟或悔恨,改过自 新,使自 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否则, 陷于困境或险地而不能自拔,甚至遭遇不幸。[ 3 ]从 《周易古经》 忧患意识的指向看,集中体现在生产、狩猎、商旅、军事、王权、刑罚、诉讼、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在经济活动方面, 体现于农业生产中的艰难和忧患,如“小畜” 卦辞和九三爻辞说:“密云不雨, 自 我西郊” ,“舆脱辐,夫妻反目”[ 4 ]。
是说一对夫妻在郊外期盼久旱的庄稼能下一场大雨, 但乌云密布就是没雨, 又在劳作中损坏了重要的运载工具,弄得夫妻关系非常紧张, 但面对如此种种困境,此卦九三爻辞依然告戒:“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是说要有生存的信心和诚意,要排除烦恼、忧虑、惊惧,这样就会无灾、无难。 在狩猎活动中,对不熟悉的境况不要轻举妄动,如“屯” 卦六三爻辞:“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是说进山林打猎,没有守林人引路, 不如罢手, 否则, 必有悔恨, 要人们做事, 先要熟悉情况,不可盲目强行。 在 “旅” 卦初六、六三和上九爻辞中,详细地记述商旅活动凶险,如:“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鸟焚其巢周易古经今注, 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 。 是说旅途中遇到猥琐卑贱的小人,居处被焚烧,而且还丧失了忠贞的仆人;旅人遭到灭顶之灾,贩运的牛全部丧失。 “师” 卦初六爻辞警示在军事征伐中,军纪不严而有凶险, 如“师出以律, 否臧凶” ; 此卦六三爻辞认为,如果出师优柔寡断, 就会载尸而归,出现败北的凶险试论《》中的人文智慧(图)记载(组图),如说 “师或舆尸,凶” ;战场上更忧患于准备不足,如“离”卦九三爻辞曰:“日 昃之离, 不鼓缶而歌, 则大耋之嗟,凶。
” 还有忧患于官兵不和,如“革” 卦上六爻辞有“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 。 在王权管理方面,忧患来自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如“明夷” 卦上六爻辞“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面对暴君应该采取的态度,“明夷” 卦六五爻辞说 “箕子之明夷,利贞” ,是说要是遇到像殷纣王一类暴君的迫害,要如当年的箕子那样隐遁起来,韬光养晦。 忧患还来自统治者的安逸享乐,如“豫” 卦初六和六三爻辞说,“鸣豫,凶” ,“盱豫,悔。 迟,有悔” ;还有来自统治者对民众花言巧语的欺骗行为,如“临” 卦六三爻辞的“甘临,无攸利” ;管理不善造成贤人隐遁,如“遁” 初六爻辞“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也有与邻国交恶的忧患,如“兑” 卦六三和九五爻辞“来兑, 凶” 、“孚于剥, 有厉” ; 刑罚诉讼不公正而出现的心理不安情绪,如“讼” 卦九四爻辞“不克讼,复即命” 。 在婚姻家庭方面, 主要表现在抢婚和不孕被休等,如“屯” 卦六二和上六爻辞曰:“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贞不字, 十年乃字” 、“乘马班如, 泣血涟如” 。 处理家事的不良倾向,如“家人” 卦初九爻辞“闲有家,悔亡” 。 谓治理家事,预防不轨,可免于后悔。
在《周易古经》 中还有把这种忧患意识上升到一般意义上来认识。 要有生存中的高度警惕性,如“乾” 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是说,君子终日不懈怠, 从早至晚都抱有警惕之心, 虽遇险情, 也能避免过失;又此卦上六爻辞“亢龙有悔” , 谓龙飞得过高, 有掉下来的危险,会有悔恨, 要人们做事不要走极端, 以此自 勉。要有生活中的预见性, 如“坤” 卦初六爻辞“履霜, 坚冰至” ,谓霜降是结冰的先兆,要人们善于察觉事物的走向,防患于未然, 以免后患无穷; 要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困” 卦上六爻辞说: “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 有悔,征吉。 ” 谓遭到藤类植物缠身,处于危境,动则后悔,如能悔悟反省,找出摆脱困境的途径,继续前进,则吉。 要有坦荡的人生态度,如“泰” 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 谓人生旅途,不是一帆风顺,有平坦,就有坡斜,有往就有来,遇到困难,不要惊慌失措,如此则可无咎。又“恒” 卦九三爻辞还说“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 , 做事要有恒心,否则,一事无成。以上所引表明,《周易古经》 这部古老的典籍,是通过占筮的形式,要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言行,时刻保持警惕。
即是说,要有忧患意识,以自省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从而化凶为吉,或避免不幸。 此种言辞,同当时的卜辞相比,是一大进步。 龟卜 这种算命术, 向上帝卜 问吉凶, 而上帝的启示,或吉或凶,或利或不利, 吉凶分明, 一切听从上帝的旨意,人对自己的命运无选择的余地。 而 《周易古经》 的卦爻辞,将卜问吉凶引向迁善改过、 化凶为吉以及防患于未然的反思道路,表明人类支配自己命运的主动权相对地增强了,理性的自 觉提高了,从而使这部典籍所含有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二、道德智慧的“主体内求”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内心世界的追求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如试论《》中的人文智慧(图)记载(组图),孔子的“仁” 说,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大学》 里的“明明德” ,直到陆象山的“发明本心” 和王阳明的“致吾心之良知” ,即便是中国化了的佛教 “佛向性中作” ,遵循的都是这一路向,而沿着这条路线向上追溯,其源头就在《周易古经》 中,其作者的主体意识和道德内求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谦、 节、 中孚、 遁等诸卦当中。先说“谦” 卦。 “谦” 是《周易古经》 六十四卦中非常特殊的一卦。 言其特殊,如由前所述,是因为《周易古经》诸卦由于“三爻多凶” 、“四爻多惧” , 而且初爻处卑下始生之地,上爻处亢盛强极之位, 因此, 在《周易古经》 六十四卦中要想找到一个卦辞、爻辞皆吉的卦例,几乎不可能,但唯独谦卦例外,它不仅卦辞吉,且六爻的所有爻辞皆吉。
如卦辞名之以“亨” 、“有终” ,二、五两爻名之以“贞吉” 、“无不利” , 而且初爻、 三爻、 四爻、 上爻亦分别名之以・ 80 ・王思义:论试 《周易古经》 中的人文智慧“吉” 、“吉” 、“无不利” 、“利” 。 “谦” 之卦爻辞无一不吉这一特例的出现, 表现了《周易古经》 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道德内求思想, 反映了《周易古经》 作者对主体精神的极大关注。 《易传 ・ 象辞》 曰: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 因此可以说,是由于三爻君子有劳谦之德,从而化凶为吉。 通常情况下, 第五爻是君位, 第三爻是臣位, 因此四为“多惧” 之爻,“谦” 之六四爻既居“多惧” 之地, 又在臣位之上,处境实为尴尬、艰难,然此爻断语为“无不利” ,究其根本,就在于“撝谦” 。 撝,犹举也,施布之象,如人手之撝也。君子处此境地,当对上恭畏以奉谦德之君, 对下卑顺撝举劳谦之臣,动进息退,皆施其谦。 这便是此爻“无不利” 的秘密所在。 再如初爻,通常代表着事物的萌芽和起步阶段,因此,大多要经受一些困难和挫折,然而“谦” 之初六断语皆为吉,原因亦在于谦之善德。[ 5 ]其次说 “节” 卦。 卦辞云: “节,亨。
苦节,不可贞。 ” 意谓讲求礼节和节俭是件很好的事情,故可亨通无碍。 但倘若以节为苦,那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了。 初九爻说:“不出户庭,无咎。 ” 户庭乃指家室之内。 李镜池先生认为,此爻乃承卦辞 “苦节” 而言,故其义应为:以节为苦,如果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还不太要紧。 九二爻曰: “不出门庭,凶。 ”《一切经音义》 云: “在住宅区域曰门。 ” 因此,李镜池先生认为“门庭” 即住宅区,该爻可解为:以节为苦,一旦走出家门,即便是发生在住宅区内也是很糟糕的,故“凶”[ 6 ]。 六三爻曰: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 意谓那种不知加强节的修养的人,尽管有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咎灾, 但却极易陷人穷困潦倒、唉声叹气的悲惨局面。 六四爻曰: “安节,亨。 ” 安于节俭,就会亨通吉利。 九五爻曰: “甘节,吉,往有尚。 ”“甘节” ,即以节为甘,这是较“安节” 更高的一个修养层次和环节,因此,《周易古经》 作者认为, 能达到这一修养境界的人,就会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功,并因此而蒙赏。 上六爻曰: “苦节,贞凶,悔亡。 ” 意谓贪图安逸,把加强“节” 的道德修养视为苦事,这是很坏的,即使本人无比悔恨,但最终的结局必定是倒霉。
再次说“中孚” 卦。 “中孚” 是讲人的信诚之德的专卦,我们从该卦的卦名上就可窥见《周易古经》 作者对主体精神和道德内求所给予的高度重视。 中者,心也,忠也;孚者,信也。 因此,中孚,即忠信之谓也。 其卦辞云: “中孚,豚鱼吉。 利涉大川,利贞。 ” 孔颖达 《周易正义》 在解释这句话时说: “信发于中,谓之中孚。 鱼者,虫之幽隐。 豚者,兽之微贱。 人主内有诚信,则虽微隐之物,信皆及矣,莫不得所而获吉。 故曰豚鱼吉也。 利涉大川、利贞者,微隐获吉周易古经今注,显者可知。 既有诚信,光被万物, 万物得宜, 以斯涉难, 何往不通,故曰利涉大川。 信而不正,凶邪之道,故利在贞也。 ” 王引之 《经义述闻》 亦云: “豚鱼者,士庶人之礼也。 ”“豚鱼,乃礼之薄者,然苟有忠信之德,则人感其诚而神降之福。 故曰‘豚鱼吉’ ,言虽豚鱼之荐亦吉也。 ” 萃卦之六二爻、升卦之九二爻皆云: “孚乃利用。 ” 也是说一个人只要心存信诚,就可以薄礼祭天,而且还能保证“引吉” 、“无咎” 。 凡此等等,都表现出了《周易古经》 作者对主体意识的关注和强烈的道德内求思想。最后说“遁” 卦。 《周易古经》 作者有明显的隐遁思想,且专立“遁” 卦, 以彰显其主体意识和道德内求思想。其卦辞云: “遁,亨,小利贞。 ” 意谓隐遁是亨通吉利的,但往往是仅有小利而无大益。 《易传・序卦》 解“遁” 为“退也” ,《杂卦》 亦云: “遁,则退也。 ” 这说明“遁” 卦讲的就是天地相闭、君臣乖背、贤人隐退的事情。 由于“遁” 的卦象为乾上艮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