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阳生”到“夏至一阴生”,黑夜慢慢变长
宇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自然万物生长、日月星辰运转都有其规律。
过了夏至,白昼开始渐渐缩短,黑夜慢慢变长。
物极必反,阳极必衰。这些哲学思想在生活中、在自然里处处可见。
夏至过后,太阳至顶点又开始向南,照射北半球时间渐减。处于北半球的中国感受到了黑夜时间的变长。夜者,阴也。于是,古人说“夏至一阴生”。
“夏至一阴生”对应《周易》64卦中的姤卦。《姤卦》只有最下面一根(初六)阴爻。
前面讲过“冬至一阳生”对应《周易》64卦中的复卦。
复卦和姤卦都属于12消息卦,而且极具代表意义。
在一年的12个月当中,半年属于阳卦,半年属于阴卦。从“冬至一阳生”到“夏至一阴生”(不含夏至)都是阳卦,从“夏至一阴生”到“冬至一阳生”(不含冬至)都是阴卦。一年四季就是这样轮回。
这种变化就是24节气从“一阳生”到“夏至一阴生”,黑夜慢慢变长,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并指导着农耕生产。
有农谚: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24节气,是中国文化瑰宝。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生长,到了夏至就到了顶点,属于“消”的过程;从夏至开始,到了顶的阳气出现了减弱,阴气开始生长,并逐渐增强,直到冬至到达顶点。这一过程便是“息”。一“消”一“息”,一阳一阴,阴阳转换,万物轮回。
在奇门遁甲中,冬至与夏至便是阳遁与阴遁的分界点。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宋朝诗人赵孟頫所写《夏至》反映的就是夏至的物候与心语。
“夏至一阴生”。过了夏至,天气潮湿起来奇门预测天气,尤其是南方,雨水增多。
姤卦是《周易》64卦中的第44卦。上卦(客卦)为乾卦,乾为天,有刚健、领导的意思,五行属金,代表父亲;下卦(主卦)为巽卦,巽为风,有入、顺从等意思,五行属木,代表长女,也指成年女性。组合到一起,就是天下有风。主卦是巽卦,巽卦卦象是风。风吹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也可以理解为,女性主动作为。《姤卦》有浓厚的女性崇拜。
姤卦《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这是孔子对姤卦的解释。意思是说:天下有风是姤卦的卦象。吹遍各个角落的风,与万物相依相遇。君王观此卦象,从而效法于风之吹拂万物,施教化于天下,昭告四方。
从字面上理解,“姤”由“女”和“后”组成,“女”表示女性,“后”表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施命以诰四方,即发号施令者。“姤”的本义应当是指女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发号施命。这应该是指母系时代的生产关系。
姤卦的哲学思想也十分的深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物极必反的思想。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夏至一阴生”是从气候变化而来。人们将一年四季分为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人将一年分为两季,即一冷一热。从冬至到夏至是热,从夏至到冬至是冷。其中包含着“热极阴生”和“冷极阳生”两个“极”。现实生活中从“一阳生”到“夏至一阴生”,黑夜慢慢变长,它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实,物极必反的思想最早由老子提出。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由道产生运动奇门预测天气,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
循序渐进的思想。无论是“夏至一阴生”还是“冬至一阳生”都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也告诉我们,事物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会从一个极端一下子转入到另一个极端。就像夏至到了,阴气生了,但酷热仍然十分强大,只能待阳气一天天损耗、阴气一天天生长,天气才会转凉。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姤卦卦象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打好底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随遇而安的思想。姤卦的具体内容主要说的是出行和婚姻。孔子的解释侧重了风的无孔不入。因为主卦是风,风遇到刚强的客卦乾卦,很难改变现状。既然改变不了,就要学会顺从与适应。这便是君子从姤卦卦象中得到了启示。这就像茫茫人海中的两个人,可能有缘分,但也可能只是一次没有任何故事的邂逅,成功的几率不大,所以不要期待着会有一场浪漫的爱情发生。引伸到其他方面,就是说,人生的某些机遇,可能只是一个过客,如果抓住了,就好好珍惜;如果错过了,也不要太遗憾,也许那本来就不是属于你的。
其实,相遇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机遇。遇到对的人,可能就步入了成功的阶梯,之后便有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但相遇也不一定都会生产机缘,有时还会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奇门预测天气,我们还要学会慧眼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