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和谐五行平阴阳不信寿命活不长

(李向东)和谐五行平阴阳不信寿命活不长

平衡阴阳 和谐五行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同样也分阴阳,五行之间,同样保持着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其中,火、木、金属阳,水、土属阴……

和谐五行平阴阳不信寿命活不长

阴阳平衡在抗衰老中的重大意义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什么是阴阳﹖

第一,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易经》告诉我们,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

太极图

阳: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运动的,都属于阳。

阴: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第二,阴阳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阴阳之间是消长转化的关系,是互根互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阳极则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长,阴极则阳生。

阳主热,阴主寒;阳主动,阴主静。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第三,阴阳的产生

阴阳产生于宇宙中日、月的运动,如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五脏六腑的阴阳五行,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第四,人体怎样分阴阳﹖

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什么是阴阳平衡﹖

第一,什么是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

第二,阴阳平衡的四大特点

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

第三,阴阳平衡的三大具体表现

生命活力强;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力强。

具体就是能吃、能睡、气色好,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应急能力强,对不良情况适应能力好;耐受疲劳能力强,抵抗一般疾病能力好。

——为什么要维持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不是静止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

这种平衡需要呵护,一旦养生不慎,就很容易导致阴阳失衡而危害健康。

中医治病就是通过辨证论治,明确人体是哪一脏器或哪一部分阴阳失调,然后用药物纠正阴阳偏盛或偏衰,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病就可以好了。

(至于如何平衡阴阳,请看《杨力四季养生谈》)

第一,阴阳为什么会失衡?

正常情况下,阴阳是互根、互补、互制的,说通俗一点,正常人体的生命功能与物质之间是互补互制的,也就是说阳气与阴精是互根的。

一旦出现一方不足或有余,人体的另一方就会来代偿、弥补,目的在于纠正失衡,维持阳气与阴精的平衡。如果阴阳失衡,不能相辅相成,代偿功能失调,就会呈现阴阳失调而产生种种健康问题。

第二,阴阳失衡有什么危害﹖

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健康状态;

阴阳中度失衡导致疾病、早衰;

阴阳重度失衡导致重病;

阴阳离决则生命终止,即死亡。

五行和谐在长寿中的重大意义

——什么是五行和谐?

五行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五行和谐,对人能否长寿有着重大影响。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关系最密切的五种物质,最早称为五材。其中,水、火和百姓的饮食最为关联,金、木和百姓的劳动、居住关系最大,而土是资生万物,同样与百姓联系很密切。

——五行的特性是什么?

火性炎上:火有温热、上升、蒸腾的作用。

水性润下: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性能。

木性曲直:木有伸缩、生长、升发的作用。

土爰稼墙:土有生长、生化、腐熟的功能。

金曰从革:金有变革、清肃、收敛的作用。——五行如何与五脏相对应?肝为木脏:木性升发,肝性条达,故肝属木。

心为火脏:火性炎上,心性温煦,故心属火。

脾为土脏:土性敦厚,脾性生化,故脾属土。

肺为金脏:金性清肃,肺性肃降,故肺属金。

肾为水脏:水性寒凉,肾主水、主蛰藏,故肾属水。——中医五脏配五行的意义是什么?中医把五脏和五行相对应,用以说明两个关系。

第一,五行生克关系。表明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五脏不是孤立的,这个关系叫做五行生克关系。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肝滋生心),火生土(心滋生脾),土生金(脾滋生肺),金生水(肺滋生肾),水生木(肾滋生肝)。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肝制约脾),土克水(脾制约肾),水克火(肾制约心),火克金(心制约肺),金克木(肺制约肝)。五行之间正常的制约关系是生克关系。

五脏生克关系示意图

第二,五行乘侮关系。乘侮是五行之间不正常的制约。相乘:如肝木过亢,则过分地抑制脾土,使脾过分减弱就叫肝木乘脾土。也指某一脏气过强,过分制约它所胜的脏气。相侮:如肝木过亢,则发生反侮,就是肝气过强不仅不受所不胜的肺金的正常制约,还反过来,去压制肺金。五行之间如果是乘侮关系代替生克关系,就意味着五行和谐被破坏。

五脏乘侮示意图

黄帝内经》中五行的论述

——《黄帝内经》对五行理论作了重大发展

《黄帝内经》把自然界气化对人体五脏的影响总结为五运六气。即:①五运:木运(风化)、火运(热化)、土运(湿化)、金运(燥化)、水运(寒化)。②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的承制规律是太过不及,胜复郁发。

——什么叫胜复郁发?

胜复郁发是大自然气化的承制规律,就是说天时气化如果出现太过不及,那么就会以胜复郁发这样的承制规律来平衡。例如:某一气化太过,就会形成胜气,比如木运太过,相应的肝就会成为胜气,被它制约的脾土就会被过分制约而成为郁气,肝气平时所不胜的金气就会成为复气来调节制约太过的胜气,而被压抑的脾土到一定的时候,郁气也会不甘被压而成为发气来制约过盛的肝气,从而恢复平衡。

下面,我给大家画一个图来表示:

胜复郁发规律示意图

尽管天气经常会有某气太过(太强)、不及(太弱),那么经过彼此胜复郁发的调整制约,就可恢复为平气。对此,《黄帝内经》用下面一段话作了概括。

“五运之政,犹权衡止,高者(太过的)抑之(制约),下者(不及的)举之(助之),化者(正常的)应之(顺之),变者(有胜色的)复之(复色来调节)(李向东)和谐五行平阴阳不信寿命活不长,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举例来说明:“岁木太过(五运木气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胀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分析:“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胀满”指风气太过,致肝气太盛,肝木抑克脾土。“忽忽善怒,眩冒巅疾”指风木太过致相应的肝气太盛。即:肝木→脾土(胜气)(郁气)。

治疗原则:必抑其郁气,是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必抑其郁气:指致郁之气,就是指要折泻肝木太过之气。先资其化源,指资其母气,如土气被郁,则资其火气(因火生土)。抑其运气:指折泻太过的本脏,如泻肝。扶其不胜,增补受肝木制克的脾土。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的胜复郁发,是五行承制的最高规律,也是人与自然五行能保持和谐的最高原则。

五行和谐与养生

——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是生命的根本

第一,什么是阴阳平衡?正常人体的五脏呈现着阴阳平衡、五行和谐,关于阴阳平衡就是指脏腑的寒热、气血、水火都保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为人体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之间的平衡。

第二,什么是五行和谐?五行和谐指五脏之间维持着五行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维持着正常的生克制约关系。生克制约的目的在于维持五脏之间的相对平衡。如何才能保证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呢?

五行和谐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引用明代大医家张景岳的一句名言来概括: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生而无害(李向东)和谐五行平阴阳不信寿命活不长,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这就是说五脏之间其五行的互制互助的关系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第三,阴阳平衡与五行和谐共同成为维护生命活动的根本。

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其中: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同样也分阴阳、五行之间,同样保持着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其中,火、木、金属阳,水、土属阴,阴阳平衡,五行才能和谐,所以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所以只有阴阳保持平衡,五行之间的承制关系才能正常进行,五脏之间也才能保持和谐。

五行和谐是阴阳平衡的保证。五行生克规律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进一步应用,所以五行和谐的实质也是脏腑阴阳平衡的进一步体现,阴阳平衡与五行和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如果阴阳失去平衡,那么五行和谐也会紊乱;同样,五行和谐受到破坏,那么阴阳就不可能维持平衡。所以维持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

五行和谐关系被破坏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后果?

——什么是五行失和?

五行失和,就是指五行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主要指五脏之间由生克关系变成乘侮关系,所谓“亢则害”。

如肝木正常对脾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叫做木克土,是正常的制约关系,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肝木之气过盛就会乘克脾土太过,影响了脾的正常功能,这就叫做肝木乘克脾土,于是肝脾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乘侮,导致脾弱肝旺。

——五行和谐被破坏对人体生命有什么影响?

第一五脏六腑的阴阳五行,轻度(五行轻度失谐):可导致五脏功能轻度紊乱,主要可表现为二个脏气的盛衰失调,如肝木太过乘克脾土引起的脾弱肝旺。

第二,中度(五行中度失谐):导致脏腑功能中度紊乱,主要可表现为二个以上脏气的盛衰失调,如肝木太旺,不但会过分抑克脾土(肝木乘脾土),而且还会反侮肺金导致肺金受抑,使三个脏器的盛衰失调。于是出现脾弱肝旺肺失治节,临床上可出现头部巅顶作痛,腹痛少食,干呕咳逆,治疗当“培土生金”平肝。

第三,重度(五行重度失谐):导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从而危及生命。

——导致五行失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饮食偏颇。长期过食某一种食品,可导致某一脏气偏亢,从而引起生克关系的改变。如过食酸味可引起肝气偏亢,从而引发脾土受制太过而出现不思食等肝旺脾弱的情况。同样,过食甘(甜)味可引起脾气太盛从而使肾受制约。所以对五味食品,酸、苦、甘、辛、咸就不能偏颇,以免引起脏气偏亢而致五行失谐。

第二,情志偏激。我们知道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情是和我们的五脏相应的,其中,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悲伤肺,惊恐伤肾,忧思伤脾。这样就会引起人体脏气受伤而被相应的五脏气所乘克,从而产生五脏生克紊乱,五行失谐,使五脏功能紊乱。

所以要保持五脏和谐,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让情绪过偏、过激。

第三,久病失治。久病失治,往往可以对脏气损伤,从而导致五行和谐被破坏。

第四,过度劳累。劳累往往是导致五脏受到损伤,引起脏气的衰弱。如房劳伤肾,可引起肾水虚衰五脏六腑的阴阳五行,而致脾土乘克,出现脾胃症状等。

第五,气化失常。气化,这里指五运六气。由于五运六气气化失常,引起人体五脏五行失谐,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如由于天气中某一气化太过、不及,引起人体五脏生克制化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脏腑五行失谐。

举例来讲:如土年太过,湿化太重就会导致土气太亢,引起脾旺肾衰(脾土乘克肾水),就会出现脾肾的症状。又如,燥化太过,可导致金旺肝郁(肺金乘克肝木)。再如,风年太过,风气太行,肝气太盛,就会压制脾土(肝木乘克脾土),甚至反侮肺金那就会出现肝、脾、肺三个脏器的五行失谐,甚至影响到整个五脏。

所以,大自然五行失谐常常是导致人体五脏失谐的无形杀手。

如何纠正五行失谐?

——纠正轻度失谐

第一,通过五味补养进行调治(食补)。①气化不及引起脏气偏虚的,可根据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进行纠正,如肝虚的可多吃酸的以补肝气,脾虚的可多吃甘甜以助脾。②气化太过引起脏气偏亢的,可根据辛胜酸(金克木),咸胜苦(水克火),酸胜甘(木克土),苦胜辛(火克金),甘胜咸(土克水),如肝木过亢,可吃辛味食品来佐金平肝,同样肾水太过可用甘味食品健脾以制肾。

——纠正中度失谐

五行中度失制的,如果导致疾病的,就要通过医生辨证论治,用寒、热、温、凉的中药来纠正脏腑五行失谐,恢复其五行生克制化,达到五行和谐。

——纠正重度失谐

如果属于五运六气气化引起的,就要用运气承制规律纠正,具体是按运气辨证进行论治,只用一般辨证论治恐怕难以纠正(中医师请参考《黄帝内经》运气七篇大论总结的五运六气规律进行治疗)。

pro
专业风水布局,请联系在线客服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风水理论体系。

风水大数据

更多
  • 最新文章
  •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