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以后是什么 绝大部分的形容词,都可以找出朗朗上口的反义词来,你知道吗?
阴阳与中国古代月的确定
中国人向来是喜欢对称和对比的,无论寒暑、大小、高低、远近、古今、胖瘦、美丑、善恶、正邪……绝大部分的形容词,都可以找出朗朗上口的反义词来。当然也包括本文所要讲述的阴阳。
对于阴阳的记录,应该说起源很早很早,距今约3000多年前的商周之际,在《周易》里已经有阴阳的名称,对于周易的成书时间,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认定的标准答案,但大多数学者选择相信周易作者为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太初,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以后是什么,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在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周文王被书写为囚禁于商都而被迫食自己的儿子伯邑考之肉的西伯侯,演义的内容,自然是不可信的,甚至周文王是否真实的活了97岁,我也表示怀疑,因为按照3000多年前的生产力和医学水平,很难有一国之君,能活到如此高龄。当然如果有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花心思花时间研究一下这位写成《周易》的牛掰的作者。
据传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也就是姜子牙)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其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谥姬昌为文王。
在《周易》里,有了最早的二进制原理,《周易》中将天地和世界万物来源用两个符号表述:"– –"称为阴爻(念yao二声)和"—"阳爻,而阴爻和阳爻,组合成四相,再扩展为八卦。后人为了便于记忆,便编撰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
对于阴爻和阳爻的理解,也许用日、月更能解释清楚,中国的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从生物学的角度,自从诞生文字开始,人类的脑容量和智慧水平是几乎没有变化的,也就是现在的普通人并没有比3000年前的普通人聪明多少,甚至可以大胆假设,由于现在互联网、手机、视频等层出不错的信息和文化垃圾的影响,现代人如果回到3000年前,很有可能智商会低于古时候我们的祖宗的祖宗们。由于中国古人空余时间很多,而太阳、月亮代表了白天和黑夜,所以很自然的,日夜的划分是古人最容易理解也最有影响的,基于这个理由,周文王在思考万物本质的时候,用阴阳来代表万物的相对性和独立性,而中国文字中,阴代表夜,阳代表日,所以很自然的,白天为阳,夜晚为阴。为了扩展阴阳的范围,中国古人把人按性别也分为阴阳,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按生死也分为活人为阳太初,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以后是什么 绝大部分的形容词,都可以找出朗朗上口的反义词来,你知道吗?,死人为阴。
可以这样表述,中国最早的对立的形容词就是阴阳。
而关于天文的知识,由于中国为传统的农耕社会,白天时,大家需要参与耕种和劳作,而到了晚上,则有时间和有心思思考时间这个亘古的话题,而此时,月亮就成为了最明显也最恰当的计算标准。于是有好事者或者说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国古人,通过夜复一夜的对月亮的观察,按照月亮的圆缺变化,把每一次月圆与下一次月圆命名为一个月,而结合月亮与太阳的更迭,把每两次太阳升起的时间间隔命名为一天,而再结合寒暑的更替,按照春夏秋冬定义了一年。
所以,中国最早的日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和变化来记录的,故而中国的日历纪年被称之为阴历或者农历。
这种纪年方法持续了近3000年,至1912年1月1日,这一天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向中国人普及阳历(也叫公历),孙中山先生宣布全国从该日起,用公元纪年,每年的一月一日称之为元旦。也就是在中国,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公元纪年法,仅仅诞生了118年的时间,而此前的3000年时间里,中国都是使用的阴历或者叫农历纪年法。
阴历既然使用了3000年,那么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研究一下阴历的得与失,利与弊。
由于阴历是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来记录时间,而根据天文学知识,月亮是围绕地球旋转的,虽然中国的古人并不知道宇宙,也不清楚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但从夜复一夜的观察之中,发现每两个月圆之夜的时间间隔,多数是29天或者30天,由此,中国阴历的一年,按12个月计算,一年的时间为354天或者355天,这与我们所熟知的公历365天和366天相差了11天。中国的古人自然有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通过闰月的设置来弥补阴历一年时间的不足,也就是每两年或者三年就增加一个闰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任命司马迁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颁布新历《太初历》。
《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首),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岁一年的日数是354.36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史籍佐证:
《尚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孔传:"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史记·五帝本纪》:"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阴历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确实有些麻烦。其计算方法是: 以月亮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月亮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太初,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以后是什么,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太初,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以后是什么 绝大部分的形容词,都可以找出朗朗上口的反义词来,你知道吗?,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所以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古人的智慧,在没有科研仪器太初,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道,以后是什么,没有望远镜,没有天文学知识积累的中国古代,我们的祖先们通过对月亮和太阳的观察,就梳理出了到现在依然适用的时间记录方法。
阴历或者说农历,可以说我国天文知识的最朴实也最有用的科学积淀。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需要知晓和理解,120年前的中国,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是以为记。
谢谢阅读!
2020年5月9日
月亮是指导中国古人研究时光的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