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行业正在经历“地震”
公众抵触,政策突变,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行业被按下“暂停键”。1400多万从业者正在等待允许养殖物种名单的确定,等待后续转型和补偿措施。
养殖户说,疫情的影响和抵制的声音,好比抛出的第一只靴子,如今,他们希望另一只靴子赶快落下,那就是政策落地。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公众的目光聚焦到野生动物身上。前有非典时的果子狸,后有新冠肺炎期间的蝙蝠,许多人发出抵制的声音:“不要馋那一口野味。”
多家机构和大量学者纷纷提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法建议。2月中旬以来,天津市、福建省、广东省等多地人大出台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意见,或启动立法程序。
2月24日,《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称《决定》)出台,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从业人员说,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行业正在经历“地震”。在不安中,他们坚持,他们放弃,他们观望。
想养的人,一边等待“宣判”,一边“自救”
才下午两三点梅花鹿养殖失败案例,张平的手机就提醒该充电了。村民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问题也很集中——眼下梅花鹿养殖政策不明朗,如果以后不能养鹿了,生计怎么办?张平说得口干舌燥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行业正在经历“地震”,告诉大家还要继续等。
在吉林省长春市有一个鹿乡村,村里792户村民,600多户都从事梅花鹿养殖,总数有15000多头。而张平正是这个村的村长。
养殖户看着梅花鹿,满眼迷茫
或许不同于一般的认知,鹿肉并不是他们提供的主要产品。只有鹿死了才卖鹿肉,一般量并不大,平时的产品主要是鹿茸。一头鹿一年可以割两次鹿茸,全村每年鹿茸产量大约25吨。
这些鹿茸只有少部分药用,90%以上都用于泡酒或者磨成细粉吃。“细粉就像花椒面儿一样,做饭的时候撒一点。”张平说。
发展梅花鹿养殖的这些年,当地也曾推出过优惠政策。去年,村里就有200户养殖户享受到每户10万元的贴息贷款。
养殖户们没想到,这样一个受到扶持的产业,会因为一个病毒而前途未卜。
过去,梅花鹿能养吗?能。梅花鹿虽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同时也属于允许进行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这在原国家林业局先后发布的《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和《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中说得都很清楚。
但现在,他们有些吃不准了。按照《决定》里的说法,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如果梅花鹿能够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能吃,养殖户就有了生存空间。可如果没在里面,那就意味着不能吃了。
《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已经起草制定,他们带着期盼,也揣着忐忑,等待着。
而现在,张平最担心的就是到了5月1日-8月1日的鹿茸交易期,会不会没人收鹿茸,如果能收,会不会压低价钱。养殖户平时不停投入,交易期才能看到回报,全村人都指望着这些梅花鹿。
散步的梅花鹿
散步的梅花鹿
张平是长春市鹿产业商会会长,也是中国畜牧业协会鹿业分会的会员。前不久,他参加了鹿业分会组织的一次会议,同行们坐下来认真梳理养鹿在扶贫、中医药传承、大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细数鹿业的意义。
在省里,吉林省把梅花鹿作为特色资源产业,多年来一直在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鹿乡村所在的长春市双阳区就是当初划定的两个核心梅花鹿产业园区之一。
去年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养殖行业正在经历“地震”,吉林省梅花鹿饲养量达86万头,拥有入食、入药保健品企业186家梅花鹿养殖失败案例,吉林敖东、通化东宝等5家企业成功上市,全省梅花鹿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张平说梅花鹿养殖失败案例,在鹿乡村,鹿业合作社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了喂养、防疫等岗位,还每年分红,帮助15户22人全部实现脱贫。
阳光下的梅花鹿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