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是我们祖先对建筑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整理出来的一套经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而建筑风水的可贵之处也是把人当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们居住的建筑空间和周围的环境应该相互协调。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学习一下建筑风水学知识以及理论基础。
一、建筑风水文化
1、建筑风水文化之源
风水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学问,风水在古代称为“堪舆”。它主要研究村落和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们生活环境的统一协调问题,它具有“环境科学”、“环境景观学”或“系统论”的内涵,并属于中国古代《周易》哲学的子集。它将中国古代哲理“天人合一”、“阴阳相济”、“方园相胜”、“革故鼎新”、“刚柔互补”、“物极必反”、“五行生克”的辩证法应用于选址造屋之中,得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堪舆”理论,指导了中国几千年的城乡建设,因此风水师就成了中国古代的规划师和建筑师。“堪舆”在古代是通过观察天象来判断地势的吉凶。许慎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写道:“堪建筑风水研究院,天道也;舆,地道也”。清人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又引申写道:“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可见“堪舆’是追求天、地、人协调的学问,为人们的生存寻找理想的环境空间,与今天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使命相仿。古代“堪舆”风水师要掌握“土圭法”辩证方位。掌握“土宜法”和“土会法”了解当地地质和生物,《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载:“以土宜之法辩十有二之各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风水师的任务首先是考察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山、水、林、木、鸟兽等。然后选址,确定建筑基地范围。最后测量日影,确定建筑朝向。风水理论主要以阴阳、人数、五行、天干、地支、月律、五音、色相为辩证系统,熔数学物理为一体;纳天文、地质为内涵;引环境生态为辅佐,扬哲理美学为道义的综合性环境科学。而以气、理、形、数为宗旨,“时空合一”为表征的风水罗盘则是风水师们重要的演义道具。
2、建筑风水学的基本内容
2.1阴阳论
《易经,系辞下》载:“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封”。《易经,系辞传上》:“一阴一阳之谓道”。《才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阴阳理论的实质就是哲学辩证法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阴阳论”是堪舆风水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2五行论
“五行生克”理论是自然界物体之间的对立统一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排斥、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立排斥表现在互相制约的相克;统一联系表现在互相协调的相生。相克又叫“相克序”“相胜序”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序”表现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种关系成了风水学上判别吉凶的基本准则。
2.3太极与八卦论
“太极为一整体,变为两仪,四象、八卦,再发展到六十四卦,这许多演变,就是2n的变化建筑风水的可贵之处也是把人当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就是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相互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八卦是用抽象符号代替自然界天地万物排列组合起来的图式。和当代物理学公式中用字母代替其一物理量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用字母代替化学元赢相仿。八卦中有四阳和四阴卦,其四阳卦象:乾卦、震卦、良卦、坎卦。四阴卦象:坤卦、寓卦、兑卦、巽卦。这八种卦象中又有各自的物象内涵。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良为山、坎为水、寓为火、兑为泽、巽为风。另外,这些物象又台有抽象特性:乾卦喻雄;坤卦喻柔顺;震卦喻雷动;良卦喻静止;坎卦喻湿陷;离卦喻光明;兑卦喻欢悦;巽卦喻侵入。
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恰是中国风水学的人与自然融合,即"天地人合一"的原则,排斥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并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建筑的选址乃至建造建筑风水研究院,才创造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观,因地制宜建筑风水研究院,美不胜收。相比之下,随着国门的开放,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遍地开花,只追求具体的、单一建筑宏伟壮丽、或是追求单一形式美,或是追求功能实用,或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与地域、自然、历史条件的融合建筑风水的可贵之处也是把人当成自然界的一部分,造就了今天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城市趋同。